长白山天池湖面蒸汽腾腾罕见海浩现象奇观。近日,有网友反映长白山天池的湖面上蒸汽腾腾。根据网友拍摄的视频可见,湖面上蒸汽随着大风在水面盘旋,使天池湖面看起来仿佛煮沸的开水,景色壮观如梦如幻。
长白山天池景区工作人员解释说,由于天池主峰属于高海拔山地地区,天气多变,水面和空气温差大,这是天气原因造成的蒸发雾自然景象。这种蔚为壮观的景象一年中仅有少数日子会出现。
吉林省气象台台长陈长胜介绍,这种天气现象被称为海浩现象,与特定的气象条件有很大关系。这种现象比较罕见,需要较强的冷空气活动。当冷空气过长白山时,会沿着火山口下滑到水面上,形成较薄的空气冷层。而目前,长白山天池尚未封冻,水面温度比空气温度高一些,遇到冷空气后会凝结成雾。此时,水面和空气都是流动状态,配合风的影响,就形成了这一奇观。
心动想去看的话,要抓紧时间把握机会。长白山天池湖面蒸汽腾腾罕见海浩现象奇观。
一段天池湖面蒸汽腾腾、白雾在水面盘旋翻滚的视频刷爆网络,不少网友惊呼:“这是天池水被煮开了?难道火山要醒了?”
先别急着紧张,这既不是火山活动,更不是什么“异象”,而是一种超罕见的自然奇观——海浩现象。
今天咱们就聊聊,这大自然的“蒸汽魔术”到底是怎么回事。
下面,谭天道地,为你解读!
先看现场:零下几十度的“开水锅”有多震撼?
从网友拍的视频里能清楚看到,冬日的长白山天池本就裹着皑皑白雪,湖面上却冒起大片白色蒸汽,这些蒸汽不像平时的晨雾那样慢悠悠飘着,反而随着大风在水面上旋转、涌动,层层叠叠的白雾裹着湖水的轮廓,远看真像家里烧开水时,锅盖刚掀开的那一瞬间。
更绝的是,冷空气掠过湖面时,白雾还会跟着“跳舞”,一会儿聚成一团像棉花糖,一会儿又被吹得铺展开来,和远处的雪山连在一起,简直像仙境。
有在场的游客说,站在观景台往下看,明明能感觉到寒风刺骨,却看着湖面“热气腾腾”,这种冷热交织的画面,一辈子都难见一次。
揭秘原理:不是水开了,是“冷热碰撞”的戏法
吉林省气象台的专家早就给这现象“正名”了:这叫海浩现象,也叫蒸发雾,说白了就是水和空气“温差太大闹的脾气”。
可能有人会问,“海浩”听着像海边的现象,怎么会出现在天池?其实只要满足条件,湖泊、河流都可能出现,只是天池的条件太特殊,所以特别罕见。
关键就在于“一冷一热”的完美碰撞。首先,长白山的冷空气可不是普通冷空气,它会沿着火山口的地形往下滑,在湖面上形成一层又薄又冷的“空气被子”,温度能降到零下几十度。
但这时候的天池还没封冻,湖水藏在厚厚的冰层下,温度反而有个三四度,比空气温度高了足足几十度。
就像你冬天往冷玻璃上哈气会起雾一样,湖面的水遇到这么冷的空气,会迅速蒸发成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刚飘起来就被冷空气“冻住”,凝结成细小的水雾。
更巧的是,此时湖面的风和空气的流动方向几乎一致,水雾就跟着一起旋转、流动,这才形成了“开锅”似的壮观景象。
这现象有多“挑”?缺一不可的三个条件
为啥说海浩现象罕见?因为它对“天时地利”的要求苛刻到极致,三个条件少一个都不行。
第一是温差要足够大,空气和水温至少差20度以上,天池的几十度温差刚好达标;第二是水面不能封冻,要是湖水冻实了,根本没法蒸发成水蒸气;第三是风向要“听话”,空气和水面的流动方向得一致,不然水雾只会乱飘,形不成旋转的“开锅”效果。
其实除了长白山,我国的渤海湾冬天偶尔也会出现海浩现象,但天池的海浩因为有火山地形加持,更添了几分神秘和壮观。
专家说,这几年随着生态环境变好,天池的封冻时间更有规律,反而让海浩现象有了更稳定的形成条件,但即便如此,能亲眼看到的人还是少之又少。
所以说,下次再看到类似的“异象”,先别忙着联想奇闻异事,不妨多想想背后的科学原理。
长白山天池的“开锅”奇观,不过是大自然用温度和风向,给我们变的一场珍贵的“蒸汽魔术”罢了。
要是有机会冬天去长白山,说不定你也能遇上这场大自然的“表演”呢!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新浪财经,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