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药品一店两价现象调查 外卖药价普遍更低!“别拿外卖的价格到实体药店来比,现在药店竞价很卷,很多药品活动价卖得比进价还便宜。”某连锁药店江苏门店经营者王女士说道。
当前,门店、外卖同款药品“一店两价”已成为普遍现象。根据调查,部分药品门店价格比外卖高,有的甚至贵两倍。例如,0.3克、24粒装的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在不同渠道的价格差异显著。线下药店售价普遍为29.8元,而在京东、美团、淘宝闪购等外卖渠道,售价则为19元至22元,价差在几元到十几元不等。另据消费者反馈,在购买感冒颗粒、口服液等药品时,甚至出现门店价格比外卖贵一到两倍的情况。
多位药店经营者、加盟负责人以及外卖平台方表示,价差主要源于门店商家的补贴,外卖药品整体利润较低。外卖药品的定价主要是由门店商家决定,平台也会有不定时的优惠券补贴,但额度较小。目前在京东、美团、淘宝闪购等平台开通外卖业务的多为海王星辰、大参林大药房、益丰大药房、芙蓉大药房、一心堂、国大药房等连锁药店。
从门店角度来看,商家对部分药品外卖渠道进行补贴主要目的是扩大竞争力,为线下门店引流。多位连锁药店加盟负责人和门店经营者表示,外卖药品多以常用感冒药为主,补贴主要是为了引流消费者到线下门店购买其他药品。大参林品牌加盟负责人表示,加盟门店统一在总部进货,药品成本比较低,而外卖补贴的药品多是感冒药,门店补贴后,利润虽然比较低,但一般能覆盖成本,主要是为了引流。
外卖平台费扣4元,骑手给4元,到手基本是亏本的生意。某连锁药店江苏门店经营者王女士表示,不能拿外卖的价格到实体药店来比,现在加盟药店的药品进价并不便宜,扣除房租、工资、水电等成本,利润空间有限。单体药店经营者很少做外卖,外卖药品太便宜了,自营药店经营者陆先生表示,单体药店主要是服务社区,受制于成本,一般不会选择开通外卖渠道,一些连锁药店开放外卖渠道主要是总部直接与厂家签订进货协议,药品进价相对便宜。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看来,当前药店通过外卖平台进行引流是一种常见且具有两面性的市场行为。一方面,外卖引流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打破线下门店覆盖半径的限制。同时,通过低价的感冒类药物等作为引流品,可以吸引消费者关注,增加店铺的流量和订单量,进而有可能带动其他高毛利商品的销售。但另一方面,外卖平台的抽成比例较高,压缩了药店的利润空间,而且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药店往往需要进行价格战,导致客单价下降,许多药店出现了“做一单亏一单”的困境。
面对门店、外卖的药品价差问题,国家与地方层面已开始行动。2024年,国家医保局下发《关于开展“上网店,查药价,比数据,抓治理”专项行动的函》,明确以网络售药平台“即送价”为锚点,将省级集采平台挂网价格、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价格、定点零售药店药品价格等各渠道药价,与网络售药平台“即送价”比对,发现异常高价将督促医药企业整改。部分地方出台了更为具体的规定。陕西省医疗保障局要求,同一定点药店的线下销售价格不应高于该药店通过网络售药平台展示价格的20%。自2025年起,辽宁省医疗保障局按年度确定量价比较指数监测值,作为价格监测“警戒线”,重点关注量价比较指数偏高的定点零售药店医保药品价格,引导定点药店医保药品整体价格趋于合理。广东省则自今年9月1日起实施《药品挂网规则》,明确企业申报挂网价格原则上应与当地社会药店零售价格和互联网售药平台“即时达”价格保持相当。对申报价格高于当地社会药店零售价格或互联网售药平台 “即时达”价格集中区间1.3倍的,督促企业调整挂网价格至合理水平。
东南大学医疗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指出,药价差异一般是由运营模式、成本结构、政策监管及市场策略共同驱动形成的。如运营成本中,线下药店承担租金、人力及医保对接成本,线上平台无此负担,这是原因之一。另外,市场销售的策略也是因素之一,如线上平台通过补贴、低价引流等。“药品价格形成和有效价格治理是综合工程”,张晓指出,一方面,政府通过技术手段与政策工具遏制不合理价差,如开展比价系统尝试、制定价格红线等。另一方面,要扩大集采扩面,如国家医保局推动的定点药店参与集采。对零售药店而言,要高度关注医保政策动态变化,优先布局线上线下一体化比价合规的零售渠道,实现有效竞争等是关键。
中国药品零售行业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期。从2000年开始,随着医保制度的建立和零售药店政策的放开,药店数量快速增长,行业规模持续扩大。然而,这一增长趋势在2023年被打破,行业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2.1%。随着医保政策的变化、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电商、外卖购药渠道的拓宽,近年来,零售药店逐步告别红利时代,利润空间缩小。无论是单体药店还是连锁药店都在寻求业务类型拓宽。陆先生表示,他家的药店已经营了五年时间,单体药店主要是靠口碑经营,后续还是做好周边服务,以社区服务为中心拓展业务。益丰大药房某地加盟负责人表示,她所负责的地区新开药店已无法申请医保资格,但非医保门店拓宽经营渠道,在药品、保健品的基础上,增加了食品、日化、厨房、洁厕、美妆等门类。线上线下药品一店两价现象调查 外卖药价普遍更低!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百家号,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