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闪电夺取中资安世半导体控制权,中国精准反制封锁其东莞工厂——全球70%芯片封装命脉被掐断。特斯拉、大众等欧美巨头陷入停产危机,美国幕后操盘意图暴露,中方稀土管制+法律诉讼双线反击,两周内迫使荷兰从"冻结资产"转为"求豁免"。这场博弈证明:全球芯片产业链根本绕不开中国制造。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法院9月30日裁决“接管”中资拥有的安世半导体后,中国商务部短短三天内打出反击拳——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禁止其从中国向海外出口芯片。
这一精准反制直指安世半导体在东莞的封装和测试工厂,该工厂承担着安世半导体全球70%的最终产品出货量,每天有超过2.5亿颗芯片从这里发往全球。
01 荷兰出手:闪电战夺取控制权
这场半导体之争的起点,是荷兰政府一场出其不意的行动。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部首次启用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全球资产冻结。
第二天,阿姆斯特丹企业法庭未开庭便暂停中方创始人张学政的职务,并将闻泰科技持有的安世半导体99%股权移交第三方托管。
短短几天,这家营收百亿的半导体企业控制权易主。

要知道,安世半导体并非普通企业。它曾是飞利浦半导体核心板块,在车规级功率芯片领域全球市场份额领先。2024年,公司营收147.15亿元,净利润22.97亿元,从中资收购前的亏损企业逆袭为零负债的纳税大户。
荷兰选择这个时间点出手并非偶然。2024年底,美国将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2025年9月,美国商务部发布“关联方规则”,将出口管制范围扩展至实体清单企业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
02 中方反制:精准打击供应链命脉
面对荷兰的单边行动,中国商务部的反制来得迅速且精准。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公告,明确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工厂及下游分包商出口特定零部件。
这一措施直指安世半导体在东莞的封装和测试工厂,抓住了安世半导体全球供应链的命门。
安世半导体的独特优势在于其“欧洲研发+中国制造”的全球供应链布局。它在德国汉堡和英国曼彻斯特拥有晶圆厂,生产车规级功率芯片。
但这些芯片必须送到中国进行封装测试才能形成最终产品。
中国工厂的出口禁令一出,安世半导体立即陷入尴尬境地:欧洲工厂生产的芯片无法在中国完成封装,而封装测试环节短期难以找到替代产能。
荷兰政府拿到的只是一个“空壳”,而非实际产能。
03 即时效果:欧美客户陷入困境
中方反制立竿见影,安世半导体的欧美客户最先坐不住。
特斯拉的电动车生产线可能因此放缓,苹果的产品也可能面临零部件短缺。大众德国工厂直接减产30%,宝马的芯片库存只够撑3个月,特斯拉紧急组织应急团队赴华寻找解决方案。

汽车行业感受最为明显。安世半导体供应欧洲车规级芯片市场份额达18%。一颗几毛钱的二极管在2021年芯片短缺时曾被炒至十几美元。
当前出口禁令发布后,现货价已出现两位数跳涨。
安世半导体全球小信号MOSFET、小信号二极管与BJT晶体管、ESD保护器件市占率均位列第一。
这些产品是汽车和工业领域不可或缺的元器件,短期难以找到替代供应商。
04 美方角色:幕后推手浮出水面
这场风波背后的美国因素逐渐浮出水面。荷兰法院10月14日公开文件显示,荷、美双方曾就“穿透规则”进行过沟通协调,美向荷提出更换安世半导体现任CEO及“调整治理结构”等要求。
路透社报道称,美国商务部官员与荷兰外交部6月12日的会议记录表明,美方曾不断施压,要求安世半导体撤换其中国籍CEO张学政。
文件援引双方会议纪要称,“几乎可以确定的是,若要符合‘实体清单’豁免资格,(安世半导体)必须更换现任CEO。”

上海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站一位不具名咨询专家表示,荷兰政府一意孤行,以“获得美国许可”为筹码和借口,要求中资进一步让位甚至退出,就是要达到强化安世半导体“欧洲属性”的目的。
05 中方组合拳:法律与产业双线反击
中方的反击是系统性的组合拳。在安世半导体出口管制后,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将稀土矿采选、冶炼分离等技术纳入出口限制目录。
这一举措直指荷兰的光刻机巨头ASML。中国掌控全球90%以上的稀土分离与磁体制造能力。
ASML的EUV光刻机,每台都需要10公斤以上中国产钕铁硼永磁体。稀土管制措施出台后,ASML股价当日下跌3.5%。
中方同时启动法律反击。闻泰科技已聘请欧洲顶级律所,以“违反投资保护协定”为由起诉荷兰政府。
法律专家指出,荷兰经济事务部存在“未给予申辩机会”“超越法定权限”等多项程序瑕疵。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表声明,对会员企业闻泰科技在荷兰的分支机构安世半导体遭受当地政府干预表示“严重关切”。
06 博弈背后:全球供应链的重塑
安世事件揭示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相互依存性。美国想建一个“排除中国”的技术体系,却忘了中国有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还有最完整的产业链。
中国在芯片封装测试环节占全球近60%的产能。东莞工厂的停产直接影响全球下游产业,证明供应链去中国化只是西方的一厢情愿。

还有,实际上,欧盟内部对此事意见分歧明显。荷兰行动前未照会欧盟主要成员国,法国经济部对此表示“惊讶”。欧洲议会荷兰籍议员拉莫斯指责本国政府“为讨好美国而牺牲欧洲利益”。
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已私下向荷兰施压,要求“妥善解决争端”。荷兰本土企业也忧心忡忡,ASML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宁克此前多次警告“脱钩断链将反噬自身”。
根据安世半导体官网10月14日更新消息,承认正“积极与中国有关部门沟通,争取出口豁免”。从“冻结资产”到“求豁免”,不过两周时间。因此,主动权实际上还是在我们手上,不要以为,荷兰方面用闪击的方式争夺了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就真赚了便宜,骑驴看唱本,我们走着瞧。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江宝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