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强烟花秀破坏面积15.29亩 生态代价沉重!山脊上的龙形烟花有多璀璨,草甸下的伤痕就有多深刻。10月15日,西藏日喀则市发布《蔡国强:升龙》烟花秀调查处置通报,揭示了这场“艺术盛宴”的生态代价:在4670米至5020米的喜马拉雅高海拔区域,1050盆烟花在52秒内绽放,却留下30.06公顷受影响草地、15.29亩被破坏的草毡层,以及至今未清理彻底的污染物。事件导致江孜县县委书记被免职、县长被立案,艺术家工作室与赞助商均面临法律追责。
这场引发全国热议的烟花秀始于9月19日的一场“致敬自然”宣传。户外品牌始祖鸟联合艺术家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脉点燃沿山脊蔓延的龙形烟花,五彩焰光与雪峰同框的画面一度刷屏社交网络。但很快,网友质疑从“环保材料是否真环保”升级为“高海拔生态能否承受烟花冲击”,#始祖鸟涉嫌伪环保#的话题迅速发酵——该品牌官网还写着“没有气候正义,就无法实现全球平等”的环保宣言。
官方调查组通过布设75个环境监测点位、90个生物多样性监测点及30部红外相机,指出三大生态问题:不可逆的物理破坏,搭建燃放设施的平整作业、人员踩踏与车辆碾压直接摧毁了15.29亩土壤的草毡层结构;遗留污染,烟花残留物粉末与塑料碎屑至今清理不彻底;生物惊扰,瞬时强光与巨响让高原野生动物陷入短时恐慌。
青藏高原的草毡层平均厚度仅15厘米,却是千万年冻融交替形成的“生态皮肤”,下方是几乎无微生物的贫瘠母质层。一旦被碾压破坏,土壤极易流失,植被重新生长需要50至100年,人工修复也难回原始状态。更讽刺的是,烟花燃放产生的颗粒物可能使植物光合速率下降30%,硝酸盐残留还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这些潜在影响需长期监测跟踪。
随着调查深入,事件背后的违规操作浮出水面。通报明确指出,该活动系江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未经集体研究批准的违规决策,相关部门存在请示报告不落实、执法监管不到位等严重问题。为此,自治区纪委监委作出严厉追责:县委书记陈昊被立案审查调查并免职,县长多吉普拉被立案审查;县委宣传部部长、两名副县长等5名干部被立案,政法委书记被诫勉,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等2名部门负责人被免职立案。
北京蔡国强艺术工作室因在生态脆弱区从事破坏草原活动、污染物清理不彻底,涉嫌违反《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草原法》,已被相关部门立案查处。赞助商始祖鸟虽曾辩称使用“环保材料”,却拿不出生态评估数据,最终被依法要求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修复责任。这一结果印证了尖锐批评:“不能一边吃户外的饭,一边砸大自然的碗”。
目前,日喀则市已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鉴定评估,相关部门将开展长期生态监测与后评估。无论后续修复投入多少资金,15.29亩草毡层的伤痕都难以抹平,这场52秒的烟花秀终究成了生态保护的反面教材。专家指出,高原不是“艺术秀场”,更不是“商业背景板”,任何以“致敬自然”为名的活动,都应先做到“敬畏自然”。毕竟,再震撼的艺术,也抵不过脆弱生态的一声叹息。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春娇志明说,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