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固态电池破冰:新能源车即将迎来“续航焦虑”终结者

中国科研团队突破固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达368Wh/kg,12分钟快充且耐寒-30℃,续航或翻倍。独创“梯度缓冲层”和锂锡合金负极,体积缩小40%,寿命超2000次,彻底解决起火风险。2024年将小批量测试,实测续航1328公里,全球新能源...

中国科研团队突破固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达368Wh/kg,12分钟快充且耐寒-30℃,续航或翻倍。独创“梯度缓冲层”和锂锡合金负极,体积缩小40%,寿命超2000次,彻底解决起火风险。2024年将小批量测试,实测续航1328公里,全球新能源格局面临重构。

当全球车企还在为提升锂电池能量密度绞尽脑汁时,中国科研团队率先撕开了固态电池产业化的突破口。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所最新发布的单体电池实测数据显示,这种采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新型电池,不仅将能量密度提升至368Wh/kg(超主流锂电池1.8倍),更实现了12分钟极速充电与零下30℃低温工作的双重突破——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或将因此迎来历史性翻倍。

固态电池破冰:新能源车即将迎来“续航焦虑”终结者

固态电池的核心突破在于材料革命。研究团队独创的“梯度缓冲层”技术,成功攻克了固态电解质与电极界面阻抗的世界难题。就像在玻璃板之间铺纳米级弹簧,既保持离子高速通道又缓解充放电应力。更巧妙的是采用“锂-锡合金负极”替代传统石墨,使得电池体积缩小40%的同时,循环寿命逆势提升至2000次以上。项目负责人崔光磊研究员比喻:“这相当于给电子修了条双向八车道的固态高速公路。”

固态电池破冰:新能源车即将迎来“续航焦虑”终结者

产业化进程已现曙光。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同步披露的产线改造方案显示,2024年三季度将实现硫化物固态电池小批量装车测试。蔚来ET7测试车型搭载的试验电池组,实测续航达到惊人的1328公里,相当于北京直达上海无需充电。值得注意的是,固态电池消除液态电解液后,彻底根除了起火风险,其针刺测试视频中,钢钉穿透的电池竟能继续正常工作。

固态电池破冰:新能源车即将迎来“续航焦虑”终结者

这场技术变革正在重构全球新能源格局。日本丰田被迫提前公布其固态电池规划,韩国三星SDI股价当日暴跌7%。而中国科技部启动的“蜂巢计划”更显示雄心:2025年前建成覆盖材料、装备、回收的完整产业链。就像智能手机从功能机时代的跃迁,固态电池或将引发新能源汽车的第二次革命——届时困扰行业十年的续航焦虑,终将成为历史教科书里的陈旧词汇。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成哥看世界,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16016.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