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实施的新规精准整治贷款乱象:白名单淘汰不合规机构,24%利率红线遏制高息产品,银行独立风控终结盲目营销,骚扰电话锐减标志行业走向规范。
10月1日实施的《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导致贷款骚扰电话显著减少。该新规规范营销宣传行为,实施机构名单制管理,并设定年化利率24%的监管红线,推动行业全面整改。

贷款骚扰电话显著减少,确实是近期一个普遍现象。这背后主要归因于一项在2025年10月1日正式落地实施的新规——《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这项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2025年4月发布的政策,核心目标就是整顿互联网助贷行业的乱象。
新规如何让骚扰电话“静音”?

这次的新规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切中了贷款骚扰电话泛滥的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立合作"白名单" :商业银行总行必须对合作的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只有进入名单的机构才能与银行合作开展互联网助贷业务,大量不合规的中小助贷机构因此失去了合作资格。
2.划定利率"红线" :新规为助贷业务划定了年化利率不超过24% 的明确红线。银行不得与年化利率超过24%的助贷平台合作,这直接挤压了高利率产品的生存空间。
3.规范营销宣传行为:新规要求商业银行及其合作机构必须规范营销宣传行为,并遵守国家关于网络营销的管理规定。以往那些夸大、误导性的“极速放款”“低息贷款”广告因此得到有效遏制。
4.明确银行核心责任:新规强调商业银行必须独立承担核心风控责任,合作平台不得干预银行的贷款审批决策。这改变了以往部分助贷平台盲目“广撒网”获客的模式。

总结
总的来说,贷款骚扰电话的减少,是监管政策强力驱动、行业自身洗牌升级、以及技术演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变化标志着助贷行业正在告别过去“野蛮生长”的阶段,朝着更规范、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如果你在申请贷款时遇到任何困惑,或者想了解更多关于如何辨别正规金融产品的知识,随时可以继续关注。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热点追踪巴巴,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