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印度人看上的中国K签究竟是什么 中美科技人才争夺战打响

印度人看上的中国K签究竟是什么中美科技人才争夺战打响。中国快速落地K字签证,标志着中美科技人才全球争夺战的正式打响。在H-1B签证费用增加所引发的不确定性中,中国的K字签证成为印度媒体的头条新闻。这...

印度人看上的中国K签究竟是什么 中美科技人才争夺战打响。中国快速落地K字签证,标志着中美科技人才全球争夺战的正式打响。在H-1B签证费用增加所引发的不确定性中,中国的K字签证成为印度媒体的头条新闻。这种新签证类型为印度科技企业开辟了一条新道路,这些企业可能会考虑在中国派遣部分员工。

印度人看上的中国K签究竟是什么 中美科技人才争夺战打响

中国的新签证类型——“K字签证”,这两天成为《印度时报》《明特报》、新德里电视台等印度主流媒体集中报道的对象。新闻和评论区里充满了印度人对中国的溢美之词,甚至有人请求教程。媒体详细介绍了K字签证与美国H-1B签证的不同之处,申请步骤,并强调了其优点:无需雇主担保、个人独立申请、门槛低、灵活且免费。

印度人看上的中国K签究竟是什么 中美科技人才争夺战打响

K字签证是在今年8月7日新增的普通签证类别,将于10月1日正式施行。从政策出台到正式实施,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直到印度媒体的大肆报道和热搜频频上榜,甚至外交部对此做了回应,许多人才发现原来还有这档子事儿。

关于K字签证的官方信息不多,除了对外国人出境入境条例的修改,以及司法部、外交部、公安部、国家移民管理局的“五问五答”,就再无更多信息。根据现有信息,K字签证有三个核心特点:申请简单,没有雇主要求;主要面向STEM领域的人才;兼容科研、教育、创业、文化交流。

印度人看上的中国K签究竟是什么 中美科技人才争夺战打响

然而,由于缺乏细则,加上过渡期太短,K签难免引起众多猜想和担忧。例如,学历通道要求是“境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领域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的外国青年”。那么,什么才算“知名高校”?学士学位要求是否过低?是否会混进学位造假者?具体科技行业范围是什么?

印度人看上的中国K签究竟是什么 中美科技人才争夺战打响

再如“青年人才”的定位。“青年”的年龄如何界定?本科学历本身就没有重要科研成果,如何定义“人才”?入境后有什么配套设施,亲戚是否也能获得签证?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明确。

结合现有信息,一位做境外移民项目的人士预测,最容易通过K字签证来华的“青年才俊”有四类:南亚IT从业者、中东与非洲的理工科毕业生、西方高校回流的留学生和博士后、跨国创业者和数字游民。这四类群体在全球劳动力竞争中处于中高端,同时身份具有不确定性,K签正好切中了他们的痛点。

印度人看上的中国K签究竟是什么 中美科技人才争夺战打响

在“兴奋”的印媒看来,K签在某种程度上是“美国H-1B签证的平替”。H-1B签证是美国的一种临时工作签证,主要面向IT、工程、医疗保健、金融等领域的高学历外国人才。2024年,美国向大量外国技术人才发放的H-1B签证中,印度裔占了71%。然而今年9月19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将H-1B签证申请费用从约2000美元提高至10万美元。这个消息在印度裔群体中产生了巨大恐慌。

印度人看上的中国K签究竟是什么 中美科技人才争夺战打响

除了美国H-1B政策趋严,欧美主要经济体也收紧了人才签证。加拿大中止了被广泛称为“旅转工”的临时公共政策,并砍掉31%的留学签证;葡萄牙一夜之间关闭了“882”移民政策。每当一个签证口子收紧,印度人就会迅速寻找新的机会。而欧美国家签证收紧,多多少少和印度人快速涌入有关。

加拿大是近几年的典型。每百万留学签证,四成发放给印度人。印度人通过留学签转工作签,再变成永居,最快五年能完成。如今,加拿大印裔人口突破212万,占总人口5.2%。不少城市街头,印地语广告牌、寺庙、雕像数量激增,排灯节庆典规模压倒传统节日。甚至还爆发游行,口号是“我们才是加拿大的主人”。

印度人看上的中国K签究竟是什么 中美科技人才争夺战打响

强大的“同乡网络”文化让印度人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2019年后,事故频出的波音公司内部印度员工数量从一千多人膨胀至近两万人。然而这两年来,美国公司对印裔高管和员工进行了一波清理,当硅谷“美国梦”破灭,印度人只能寻找新渠道。

印度人看上的中国K签究竟是什么 中美科技人才争夺战打响

在全球抢人大战背景下,中国快速出台并落地多项引进人才、放宽签证的新政,本身就具有重大意义。路透社分析:“如果中国能吸引到哪怕一小部分的全球科技人才,其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也会更高。”

综合已有迹象,新增K字签证面向的首个群体或是华裔科学家和华裔技术人才。特别是AI中美竞争的背景下,华裔科学家在美国的地位仅在3年内便实现反转。美国排名前20%的AI机构中,华人研究员的比例从2019年的27%涨到2022年的38%,反超美国本土研究员的37%。

另一个反转现象是,随着印裔高管被美国公司大量清退,硅谷重拾“工程师文化”——这便是华裔的舒适区了。如今,美国四大科技巨头英伟达、AMD、英特尔、博通的CEO均由华裔掌舵。争夺华裔AI、芯片等领域的高级人才,成为了中美科技战的主线之一。

K字签证的次要意义在于,中国真的缺少STEM人才。STEM起源于美国,专注于跨学科教育和研究。如今,拥有STEM学位的人数和比例已成为衡量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中国在2024年推出《STEM教育2035行动计划》,意味着STEM教育进入战略新阶段,中国将加速培养学科融合的综合性人才。

未来只待细则公布,在向全球人才释放更清晰的信号的同时,也打消国内普通人的疑虑。印度人看上的中国K签究竟是什么 中美科技人才争夺战打响!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吴晓波频道,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15491.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