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世界第一高桥设计者把作品写在山河间 巧思与自然的和谐融合

叶洪平作为花江峡谷大桥的设计负责人,见证了这座桥从无到有的全过程。他眼中满是自豪与欣慰,随着这座超级工程的建成通车,他也交上了最满意的设计答卷。花江峡谷大桥高625米,主跨1420米,桥旅融合项目空前...

叶洪平作为花江峡谷大桥的设计负责人,见证了这座桥从无到有的全过程。他眼中满是自豪与欣慰,随着这座超级工程的建成通车,他也交上了最满意的设计答卷。花江峡谷大桥高625米,主跨1420米,桥旅融合项目空前,叶洪平和团队用2000多张图纸实现了创意和构想。

世界第一高桥设计者把作品写在山河间 巧思与自然的和谐融合

在桥梁设计师眼中,每一座桥都是最美的。设计中,如何将大桥结构之美、力量之美与周边自然之美和谐融合,是叶洪平的重要考量。花江峡谷大桥桥塔以受力合理的“门”型结构为基础,将峡谷岩层地貌融入设计,竖向线条构筑出刚直、层叠的构造,呈现出简洁而现代的美学风格。

世界第一高桥设计者把作品写在山河间 巧思与自然的和谐融合

这座大桥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峡谷间飘忽不定的风。叶洪平知道,在翻来覆去的计算和验证中,这些问题都要得到科学精准的解答。设计人员最早一批进入现场,大桥做前期踏勘时,叶洪平和同事每天在峡谷里行走几万步,鞋都走破了。在枕着涛声入睡的日子里,在顶着烈日勘探的攀爬中,设计师们延展了贵州人造桥的理念,树立了品牌,干出了名堂。

世界第一高桥设计者把作品写在山河间 巧思与自然的和谐融合

625米相当于200多层楼的高度,受峡谷风影响,监测到的最大风速为13级。通过风洞试验和数字仿真技术研究,主梁首次采用“中央上稳定板+上下水平稳定板”的气动措施,既节约造价,又可作为桥旅融合空中竞速跑道。设计之初,叶洪平和团队在本没有路的地方翻山越岭、寻找灵感,以自然风光为依托、三叠纪古海洋遗址为文脉来开展桥旅融合创建。

世界第一高桥设计者把作品写在山河间 巧思与自然的和谐融合

大桥周边规划了云渡服务区、悬崖酒店、200米观光电梯、景观文化长廊、锚碇攀岩、高空观光水吧和玻璃栈桥式餐厅等多元化旅游设施,探索“以世界级桥梁打造世界级景区”的全新模式。

世界第一高桥设计者把作品写在山河间 巧思与自然的和谐融合

叶洪平不到40岁就接手组织设计这样一座世界级桥梁,但他之前已参与设计过红水河大桥、大发渠大桥等20多座桥梁。他所在的桥梁设计分院大桥组是一支极富战斗力的本土年轻团队,先后承接了平塘至罗甸、瓮安至开阳、六枝至安龙等30多条高速公路200余座特殊桥梁设计任务。排名世界前100座最高桥梁中,大桥组设计的就有18座。

这些设计作品攻克了山区峡谷大跨径悬索桥设计中的抗风稳定、高低塔设计、主缆耐久性、水源保护区桥梁拆除重建等重大技术难题,先后荣获国际桥梁大奖,极大地提升了贵州在世界桥梁界的影响力。

今天,一座座跨越深谷的超级大桥成为贵州这片土地最震撼的宣言。这份自豪不仅限于省域,还成为国家“走出去”战略中的“中国名片”。近期,叶洪平所在的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贵州交投所属桥梁集团中标了孟加拉国卡达姆拉苏尔桥梁施工项目,贵州积累的峡谷桥梁技术标准与经验,将为解决“一带一路”沿线复杂地貌地区的互联互通提供“贵州智慧”。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天眼新闻,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15344.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