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骑乘电动自行车应戴头盔?北京拟强制规定,国家立法仍滞后 地方先行试水

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率持续攀升,各地纷纷通过地方立法规定强制要求佩戴头盔等措施以保障骑行安全。然而,国家层面的立法仍显滞后,新一轮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有望对此作出回应。2025年9月24日,...

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率持续攀升,各地纷纷通过地方立法规定强制要求佩戴头盔等措施以保障骑行安全。然而,国家层面的立法仍显滞后,新一轮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有望对此作出回应。

骑乘电动自行车应戴头盔?北京拟强制规定,国家立法仍滞后 地方先行试水

2025年9月24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了《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保障安全”是本次条例修订的一大特色。修订草案提出,驾驶和乘坐电动自行车应佩戴头盔。此前旧版《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只是鼓励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佩戴安全头盔,并建议为12岁以下儿童佩戴头盔。此次修订草案将倡导性条款改为强制性规定,要求驾驶和乘坐电动自行车时必须规范佩戴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乘员头盔。违反规定的,可处警告或1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近年来,电助力自行车因其省力、续航远、智能化等优势,已成为城乡居民短途通勤的主要交通工具。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约3.8亿辆。然而,电动自行车事故死亡人数也在逐年递增。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显示,2019-2023年间,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年均增长率达5.85%;在全交通方式死亡人数有所降低的情况下,电动自行车的死亡人数却呈逐年递增态势。

北京日报报道,近八成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死亡原因为颅脑损伤,正确佩戴头盔可降低70%至80%的严重脑损伤风险。2020年4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行动开展近一年后,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汽车驾乘人员交通事故死亡率分别下降11.7%、14.2%、12.4%;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人数自2006年以来首次下降;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平均佩戴率从不足20%提高到54%。

2023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正式施行,首次将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类型和技术要求纳入标准。目前,已有20多个省市明确了骑乘电动自行车应佩戴头盔的相关规定。例如,江苏于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的《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明确规定,驾驶和乘坐电动自行车应当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未按规定佩戴的,由交管部门处以警告或者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之后,浙江、贵州、上海等地也出台了类似法规。

尽管如此,全国层面对此尚无明确法律依据,立法仍显滞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仅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和乘坐人员应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戴安全头盔。由于电动自行车被定性为非机动车,关于骑乘时是否应佩戴头盔,国家法律并未规定。

此前,法律和交通领域的专业人士已多次指出,地方立法理念和罚则不统一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电动自行车安全监管面临困境,应加快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进程,从国家层面统一立法要求骑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头盔。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自2004年开始施行以来,分别于2007年、2011年和2021年进行了三次修正。202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备审议项目,而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2025年度立法计划中,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被列入拟初次审议名单。2021年3月,公安部曾发布《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其中拟规定驾驶或乘坐电动自行车时应戴安全头盔并符合使用规范。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界面新闻,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15285.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