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汽车门把手国标要来了:禁止全隐藏式?网友:什么理由

工信部拟禁止全隐藏式车外门把手,强制配备机械释放功能,确保事故断电后内外都能快速开门逃生,破解救援难题,保障生命安全。...

工信部拟禁止全隐藏式车外门把手,强制配备机械释放功能,确保事故断电后内外都能快速开门逃生,破解救援难题,保障生命安全。

9月24日,工信部发布《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明确禁止全隐藏式车外门把手,要求每个车门必须配备机械释放功能并留有足够操作空间,以提升事故后的逃生与救援便利性。‌‌

汽车门把手国标要来了:禁止全隐藏式?网友:什么理由

工信部拟出台新标准规范汽车门把手设计,主要是为了应对隐藏式门把手普及后暴露出的一系列安全问题,核心目的是提升车辆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和救援便利性。

一、征求意见稿中的核心技术要求

车门外把手 1. 必须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把手 2. 需提供不小于 60mm×20mm×25mm 的手部操作空间 确保事故断电后,救援人员能从外部顺利打开车门。

车门内把手 1. 必须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把手 2. 若配备电动内把手,必须同时配备机械内把手作为应急备用 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车内人员能可靠地手动开门逃生。

汽车门把手国标要来了:禁止全隐藏式?网友:什么理由

二、新规背后的安全考量

此次制定强制性国标,是针对近年来,尤其是电动汽车普及后,隐藏式门把手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的安全隐患的一次集中回应。

· 破解救援难题:在车辆发生严重碰撞或动力电池出现热失控(如起火)等事故时,车辆很可能断电。全隐藏式门把手如果因断电无法自动弹出,会给救援人员从外部开门带来巨大困难,可能延误宝贵的抢救时间。新规要求门把手在任何状态下都必须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并具备机械开启功能,正是为了确保在这种极端情况下,救援通道的畅通。

· 确保逃生通道:同样,在断电或电子系统失灵的情况下,车内的电动开门装置也可能失效。新规强制要求配备机械式内把手作为冗余保障,为车内人员提供了最直接、最可靠的逃生手段。

· 提升操作直观性:隐藏式门把手有时缺乏统一、明显的标志,对于不熟悉该车型的人员(如路人或新手车主)而言,在紧急情况下难以快速找到并操作。统一的标准有助于提升操作的直观性。

汽车门把手国标要来了:禁止全隐藏式?网友:什么理由

总结与影响

总而言之,这项新国标并非要完全否定隐藏式门把手的审美价值,而是将安全性作为不可逾越的底线。它推动车企在追求设计感的同时,必须优先保障生命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这份文件还处于征求意见稿阶段,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22日。对于已上市的车型,车企通常会根据标准正式实施的时间,在年款或换代车型上进行设计调整。

新规背后有深层原因,汽车安全是主要的。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热点追踪巴巴,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15093.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