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张伟团队凭借"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斩获"引文桂冠奖",攻克80年物理难题,实现从理论到实验的完全自主创新。这项诺奖级突破不仅验证了科学预言,更开辟了低能耗电子器件新方向,杨振宁盛赞其"理论与实验的双重胜利"。正如团队所言:"科学发现不是冲刺,而是找到正确道路的马拉松。

近日,被誉为"诺奖风向标"的科睿唯安"引文桂冠奖"公布2025年度获奖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张伟研究团队凭借"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荣膺物理学奖,成为该奖项设立21年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内地科学家。这项被誉为"诺奖级"的突破性成果,标志着中国基础研究已跻身世界前沿。
十年潜心攻克世纪难题
张伟团队的研究成果要追溯至2013年。当时他们在磁性掺杂的拓扑绝缘体薄膜中,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项发现攻克了凝聚态物理领域困扰科学家80余年的难题,为未来低能耗电子器件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获奖论文发表于《科学》杂志后,迄今已被引用超过5800次,开创了由中国科学家主导的全新研究方向。
"这不仅是实验技术的胜利,更是理论预言的完美验证。"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评价称。值得关注的是,该研究从理论设计、材料制备到实验观测,全部由中国科研团队自主完成。团队成员回忆,为制备出符合要求的拓扑绝缘体薄膜,实验室曾连续三个月24小时轮班调试分子束外延设备。
从跟跑到领跑的战略转型
"引文桂冠奖"的评选基于论文被引频次数据分析,获奖者普遍具有极高学术影响力。此前24位该奖项得主中,已有11人后续获得诺贝尔奖。张伟团队的入选,标志着中国基础研究正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数据显示,近五年中国在凝聚态物理、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的顶级论文数量年均增长17%,远超全球平均水平。此次获奖项目正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成果,彰显出国家长期稳定支持基础研究的战略成效。
为科研创新树立新标杆
张伟在获奖后接受采访时强调:"科学发现就像跑马拉松,关键不是第一个冲线的人,而是找到正确的道路。"目前,团队正将相关原理拓展到拓扑量子计算领域,已制备出世界首例"马约拉纳零能模"候选体系。
这次突破性的国际认可,犹如投下枚"信心炸弹"。清华大学物理系官网访问量单日激增20倍,众多年轻学子留言表示"找到了坚持科研初心的理由"。正如《自然》杂志评论所说:"中国科学家正在重新定义前沿科学的游戏规则。"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成哥看世界,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