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攻击卡塔尔后,阿拉伯世界传出打造“阿拉伯版北约”或“穆斯林版北约”的消息,牵头者是埃及。然而,埃及总统塞西在多哈峰会结束后沮丧地离开,因为海湾国家拒绝了组建阿拉伯军的提议。值得注意的是,海湾国家拒绝塞西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卡塔尔带来了特朗普的新命令。
关于组建“阿拉伯北约”,之前有两个版本的说法。一种是埃及主动提出建立一支北约式的阿拉伯军,在成员国面临危险时迅速部署;另一种则是巴基斯坦与沙特签署的共同防御条约,外界预期如果更多海湾国家加入,也能形成一个小北约。相较而言,后者更理想化且不确定性较大,而埃及提出了一个实际方案。根据中东媒体的报道,塞西计划在多哈峰会上向海湾国家推销这一方案,但结果并不如愿。
9月20日,“中东之眼”援引一名埃及外交官的话称,塞西和埃及外长向海湾国家兜售该方案,却遭到卡塔尔和阿联酋的反对,最终未能成功。消息人士指出,沙特最初对这项方案感兴趣,但要求这支联合部队的最高指挥官由沙特人担任。埃及对此不置可否,认为沙特军事实力不足,应由埃及来指挥。由于双方在指挥权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几天后沙特直接与巴基斯坦签署了双边防御条约,表明不再考虑埃及的方案。
美国在这次峰会及埃及提案中起到了负面影响。埃及的军事提议主要针对以色列,并希望减少海湾国家对美国的依赖,提高区域自主安全能力。然而,在峰会期间,卡塔尔首相从美国带回了特朗普的指示,明确表示阿拉伯国家不能对以色列采取任何决议,特朗普承诺会约束以色列,避免其再次攻击海湾国家。同时,卡塔尔首相还提到特朗普正让鲁比奥起草美国与卡塔尔的双边安全条约。随后,卡塔尔和阿联酋认同特朗普的指示,认为现在针对以色列的任何行动都是徒劳的,关键还是要依靠美国。最终,海湾国家除了决定定期召开防务委员会会议外,没有做出其他决策,塞西失望地离开了卡塔尔,“阿拉伯版北约”计划宣告失败。
这一事件凸显了阿拉伯世界在对待以色列问题上的分裂。尽管埃及试图推动“阿拉伯版北约”计划,主要是出于北部危机的压力。1979年埃及与以色列和解后,关系一度热络,但不久后,和以色列和解的总统萨达特遇刺身亡,这使埃及领导层意识到社会对以色列的排斥。此后,埃及与以色列保持了一种“冷和平”。但现在,加沙冲突加剧,大量加沙难民涌入西奈半岛,给埃及带来巨大压力。以色列还威胁暗杀开罗的哈马斯领导人,这让塞西政府更加不安。因此,埃及需要团结阿拉伯国家共同应对以色列的威胁,但海湾国家的做法令其失望。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搜狐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