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酋本月警告以色列政府,称对约旦河西岸的任何吞并行动都将越过“红线”。虽然阿联酋没有明确说明会采取何种措施,但考虑的选项包括外交关系降级、召回大使。不过,阿联酋方面表示尚不准备全面切断与以色列的关系。
此前,阿联酋已决定禁止以色列防务企业在11月的迪拜航空展上参展。对此,以色列国防部表示已知晓阿方这一决定,而以色列驻阿联酋大使馆发言人则表示相关磋商仍在继续。
本月11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签署协议,推进约旦河西岸引发国际谴责的“E1区”犹太人定居点建设计划,并宣称“不会有巴勒斯坦国”。同日,以色列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表示,以色列将很快庆祝“吞并约旦河西岸”。
以色列媒体援引阿联酋官员的话报道,如果以色列实施吞并,无论范围多大,所有选项都在考虑之中,包括最严厉的措施。分析认为,最严厉的选项指的是阿联酋与以色列断绝外交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田文林教授指出,阿联酋与以色列的关系已走到十字路口。2020年两国关系正常化时,巴以问题相对缓和。随着本轮巴以冲突升温及以色列在加沙地带不断扩大军事行动,触犯了巴勒斯坦人的权益,也让整个阿拉伯世界难以接受。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境内的哈马斯代表团,让海湾国家人人自危。接下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将进一步威胁阿拉伯世界的民族尊严和地缘安全,阿拉伯世界一定会有所回应,阿联酋作为其中的重要国家,也需要强有力地反应。
在美国特朗普首个总统任期内,美国政府积极撮合以色列同阿联酋、巴林、苏丹、摩洛哥等阿拉伯国家签署《亚伯拉罕协议》,快速推进关系正常化。然而,沙特的态度很明确,只要巴勒斯坦不建国,就不会承认以色列。随着本轮巴以冲突爆发,沙特已暂停由美国推动的沙以关系正常化谈判。
田文林教授认为,《亚伯拉罕协议》会遭遇重大打击。阿联酋一旦与以色列关系持续恶化或断交,会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促使其他阿拉伯国家断绝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念头,这对《亚伯拉罕协议》来说是重创。
新一轮巴以冲突影响了美国的中东战略。美国在地缘政治层面以及国际形象上都是输家。《亚伯拉罕协议》旨在通过推动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实现关系缓和,达到遏制伊朗的地缘政治目标。但本轮冲突后,沙特与以色列的建交谈判进程停滞。如果阿联酋与以色列断交,《亚伯拉罕协议》将无疾而终。这样一来,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会明显下降,伊朗处境改善也会使美国重新面临巨大挑战。以色列当前的操作促使整个伊斯兰世界站到了以色列和美国的对立面,这对于美国的全球战略来说无疑是重大失败。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央视新闻,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