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卖“假水”涉欺诈 老人或担刑责 景区监管盲区暴露!近日,上海野生动物园门口一名七旬老人的饮料摊成为关注焦点。暗访发现,这名老人销售的饮料疑似用回收空瓶私自灌装自来水制成。更令人担忧的是,这名老人已被确认为长期在此流窜作案的“惯犯”。
9月16日上午,在轨交16号线野生动物园站2号口旁的公交车站,一名七十岁左右的老人正摆摊售卖饮料、矿泉水和遮阳帽。记者花费16元购买了1瓶矿泉水和3瓶饮料。
拿到饮料后,记者立即发现了多处异常:瓶身包装明显磨损,封口未完全密封且有开封痕迹,部分瓶内还有固体沉淀物。具体来说,百事可乐色泽偏浅、香精味重;小瓶可口可乐呈浅黄绿色、带酸腥味;东方树叶瓶身鼓胀、液体浑浊;矿泉水虽无异味,但瓶身标注“酒店供应”。
记者当即找老人理论,对方却坚称售卖的都是全新未拆封饮品,“很多人买过”,并拒绝退换。
据附近其他摊贩透露,该老人长期在此摆摊,已有不少人上当。此前执法人员曾前来整治,但老人态度恶劣、不听劝阻,甚至躺街撒泼,管理难度极大。
上海野生动物园门口保安证实,这名老人是“惯犯”,常在地铁口与动物园门口流窜卖“假水”。保安透露:“过去装河水,现在装自来水”。
动物园工作人员只能通过喇叭或口头提醒,劝游客不要购买。园方客服人员确认情况属实,此前已向城管部门反映,但问题未能彻底解决。
属地城管部门回应称,老人摆摊属占道经营,已多次劝阻,但疑似灌水售假不在其执法范围内。针对记者反映的情况,城管部门已派人前往执法处理。
这一事件暴露了监管领域的灰色地带——占道经营属于城管职责范围,但商品真伪及食品安全问题则需其他部门管辖。
网购陷阱频发,假饮料却悄然流入线下。上海野生动物园门口这处摊点引发的“假水”风波,不仅是一个无良商贩的问题,更暴露了旅游景区周边商品质量监管的盲区。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稳妥的做法还是前往正规商店购买饮品,哪怕多花一两元钱,却能买来安全和安心。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正视热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