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常吃海鲜就不用补碘?专家释疑 海鲜≠高碘食物

秋风起,开渔忙。福建人的餐桌上出现了各种海鲜,如多汁的海蛎、鲜美的带鱼、肥嫩的黄花鱼等,一口下去全是大海的鲜味。市民们纷纷采购这些美味的海鲜。近期,关于海鲜补碘的说法再次出现。有人认为经常吃海鲜就无需...

秋风起,开渔忙。福建人的餐桌上出现了各种海鲜,如多汁的海蛎、鲜美的带鱼、肥嫩的黄花鱼等,一口下去全是大海的鲜味。市民们纷纷采购这些美味的海鲜。

常吃海鲜就不用补碘?专家释疑 海鲜≠高碘食物

近期,关于海鲜补碘的说法再次出现。有人认为经常吃海鲜就无需食用碘盐。然而,这种观点并不准确。根据福建省近年开展的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结果显示,儿童、成人及哺乳妇女的碘营养水平总体处于适宜范围,但孕妇群体的碘营养水平仍略低于推荐标准。这表明即使在沿海地区,碘摄入问题也不容忽视。

常吃海鲜就不用补碘?专家释疑 海鲜≠高碘食物

数据显示,海带(2950 μg/100g)、紫菜(4323 μg/100g)和海草(15987 μg/100g)是碘含量高的食物。然而,人们日常食用的大部分其他海鲜,如海蛎、带鱼、黄花鱼、鱿鱼等,碘含量并不突出:带鱼约为40.8 μg/100g,大黄鱼14.9 μg/100g,甚至不足鹌鹑蛋(233 μg/100g)和牛奶(20 μg/100g)的水平。事实上,除了少数几类“高碘选手”,大部分海产品的碘含量与常见的肉蛋奶类相差不大。值得注意的是,海带、紫菜等虽然含碘量高,但实际食用频率和数量有限。

根据2022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推荐的一天饮食摄入情况,一位25岁男性每日通过食物天然摄入的碘为67.5μg(烹调的损失率约为20%),远低于成人每日120~600μg的推荐摄入量。即便加上经常食用海鲜,也难以弥补这一缺口。而如果每天摄入5g加碘盐(约提供100μg碘),碘摄入水平则可达到适宜范围。

因此,“经常吃海鲜就不需要吃碘盐”是一个认知误区。在当前饮食结构下,碘盐仍是我国绝大多数居民(包括沿海地区)膳食碘的重要来源。除甲状腺疾病患者需遵医嘱控制碘摄入外,绝大多数人都需要长期食用碘盐。

为了保证碘盐的有效性,在购买、保存和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购买小包装和印有指定标识的加碘食盐,一次购买不宜过多,存放时间不宜太长;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炉火的地方,最好避光保存;为减少碘损失,菜品出锅时放盐。

海鲜美味又营养,但靠它补碘还远远不够。科学搭配碘盐和海鲜,才能保证碘摄入充足,助力健康。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福建疾控,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14174.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