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王新股”闪崩,基民也受伤,新股纳入指数时机争议再起 被动基金“踩雷”。药捷安康的资本变局震惊了市场。9月16日,港股创新药上市公司药捷安康-B高开高走,涨幅一度达到63.73%,但下午股价迅速跳水,最高跌幅甚至达到63.73%。截至收盘,药捷安康收跌53.73%,市值为762亿港元。除了股民受伤,这只上市仅三个月的新股也影响了基民,因被纳入多只指数,不少基金净值受到拖累。
药捷安康自今年6月23日上市后一路狂飙。上市首日收盘价为23.5港元,受益于创新药行情,药捷安康小幅快涨,截至9月8日,回报率达到136.51%。9月8日,该股票纳入港股通标的,之后大幅上涨,9月8日至15日期间,涨幅达到557.69%,收盘价达到415港元。期间,公司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的一项临床试验获得临床默示许可。
然而,9月16日,“闪崩”突然来临。对于这只新股流动股占比不足5%以及背后的庄家魅影,市场已有较多分析与猜测。药捷安康发布公告称,集团的业务运营维持正常状态,当前业务运营及财务状况均无重大变动。
股价暴跌之下,药捷安康被纳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引发争议。一方面,国证指数公司在将药捷安康纳入指数前并未公告;另一方面,截至9月16日,国证指数中心官网上,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样本详情中仍没有药捷安康的身影。不过,交易所ETF申赎清单中已显示药捷安康在列。
根据指数公司信息,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下有五只ETF跟踪,规模最大的是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加上联接基金合计规模为141.57亿元,其次是工银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规模为55.18亿元,第三是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加上联接基金合计规模48.24亿元。此外,鹏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和南方基金旗下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分别于8月20日和9月12日上市,最新规模分别为5.56亿元和3.35亿元。这五只ETF及其联接基金合计规模为253.9亿元,以2.63%占比计算,ETF被动买入金额约6亿元。
药捷安康此前曾公告,公司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恒指综合行业指数-医疗保健业、恒生综合中小型股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创新药指数等。个股何时纳入指数一直是个难题。此前寒武纪、赛力斯分别上涨10倍、5倍后被纳入上证50、上证180、沪深300指数,被指高位接盘。更早些时候,宁德时代在高位被纳入沪深300后,随后股价下跌,也对基金净值带来影响。
一般情况下,指数编制说明会对成分股的纳入进行界定,常见的是需要满一年,长则三年,短则三个月。某些板块如创新药、科技企业可能设计得更为激进,一上市就暴涨,早日纳入有利于投资者享受新股收益。但衡量标准还是看指数编制方案。
根据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编制方案,选样空间需满足纳入互联互通标的,近一年无重大违规、财务报告无重大问题;最近一年经营无异常、无重大亏损以及考察期内股价无异常波动等。此外,剔除最近一年日均成交金额低于1000万港元的股票;对剩余股票按照最近一年日均总市值从高到低排序,选取前50只股票作为指数样本股。尽管调样周期是每季度调整一次,但药捷安康上市不足三个月就被纳入,业内对此存在质疑。另一个饱受诟病的问题是药捷安康流通盘小,流动性不足导致波动高,指数公司快速将其纳入指数被认为不够审慎。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网易新闻,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