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局可能重新洗牌 柯文哲交保引发变局!台北地方法院15日两度裁定台湾民众党前党主席柯文哲交保,这一戏剧性发展让支持者感到振奋。许多“柯粉”与“小草”认为这次情况不同于今年1月最终收押的过程。岛内亲绿机构“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形容柯的重获自由为“哥斯拉回归”,并指出随着2026年选举升温,柯的政治能量将再度攀升,民进党也需准备面对冲击。
柯文哲因涉台北京华城案与政治献金案被羁押超过一年。在此期间,民众党主席黄国昌通过“尊柯”策略稳住党内士气,并通过街头运动凝聚支持者,使民众党的政党支持度逐步回升至约15%。同时,民众党采取“合蓝”策略对抗民进党,抵消了绿营试图边缘化民众党的战术。如今柯文哲交保,台湾政治局势正出现重新洗牌迹象。
根据“台湾民意基金会”9月最新民调,41.6%的民众认为柯所言“冤狱”属实,甚至有14%的民进党支持者也认同柯遭遇不公,国民党支持者中有61%赞同。对于台北地检署侦办柯案的表现,高达54%的台湾民众表示不满,其中包括近三成绿营支持者和超过七成的蓝营支持者。
事实上,柯案早已超越单纯司法层次。由于台北地检署历经一年多调查却未能拿出决定性证据,舆论逐渐转向,民众党成功将柯塑造成“被害者”。在高度政治氛围下,不少民众将此案解读为执政党的政治打压,这使得柯的“受害者形象”成为动员能量,不仅巩固了支持基础,还吸引了一部分蓝营选民。
柯文哲9月8日交保时正值民进党面临“7·26”和“8·23”两波“大罢免”失利后的民怨沸腾之际。即便他之后保持低调,不再公开受访,媒体仍不断将他与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相提并论。柯文哲的一举一动都成为新闻焦点,“无声胜有声”的存在感反而更强烈。
随着选举逼近,若柯案未出现重大不利发展且他能持续以交保状态维持自由身份,柯文哲可能进一步被放大为“司法不公”与“政治迫害”的代名词。这股力量不仅是民众党的动员武器,也可能成为反绿营情绪的凝聚点。柯文哲如何利用这股能量反扑赖清德,仍是政坛关注的焦点。台湾政局可能重新洗牌 柯文哲交保引发变局!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海峡导报,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