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交易商:过去能从中国买到100公斤锗 现在能给10公斤都谢天谢地了 供应危机加剧!中国去年年底加强了对锗、镓等相关军民两用物项的出口管制,原则上不允许这些物项对美出口。9个月过去后,西方交易商感受到了供应危机带来的压力。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指出,在中国对关键战略金属锗实施出口管制后,欧美市场正面临一波“绝望”的供应危机。一名交易员表示,他们过去能从中国买到100公斤的锗,现在中国能给10公斤都谢天谢地了,而且价格比之前高出三到四倍。
锗是新兴的战略关键矿产,已被列入中国战略性矿产名录中。这种金属常被应用于红外光学、纤维光纤、太阳能电池、聚合催化剂及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在芯片、太阳能电池、生物科技和武器制造中也极具价值。中国的生产量占全球主导地位,而美国和荷兰对先进芯片及其制造设备实施限制后,中国采取反制措施,收紧了锗的出口,导致库存有限的西方企业不得不面对“卡脖子”的现实。
加拿大战略金属投资公司董事长特伦斯·贝尔透露,由于中国发货量完全枯竭,他们至少已有6个月无法购买到锗。他说,整个夏天每天都要接到两三个公司发来的锗询价,市场供不应求。德国贸易公司Tradium的克里斯蒂安·赫尔也表示,对锗的需求猛增,主要来自美国和欧洲,几乎每个人都在联系他们,市场陷入了恐慌,甚至没有办法回复所有问询。
根据美国智库“西尔维拉多政策加速器”对贸易数据的分析,2025年1月至7月,美国自中国进口的锗同比大跌约40%。价格方面,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分析机构Fastmarkets数据显示,截至上周,锗价已升至每公斤近5000美元,而2023年年初中国尚未开始对锗进行出口管控时,锗价为每公斤1000多美元。
早在2023年7月,中国相关部门就发布公告,宣布对镓和锗两种关键金属实行出口管制。去年年底,在美国发布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后一天,中国商务部宣布,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的出口管制。其中,中方决定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
《金融时报》指出,自2024年年底起,中国锗出口量开始急剧下降。尽管锗在全球范围内并非绝对稀缺,但其开采与提炼在经济和技术层面极具挑战,通常只能作为锌和煤灰的副产品产出。俄罗斯曾是西方重要的锗供应国,但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对俄的制裁导致锗供应出现短缺。
美国相关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锗的全球已探明储量为8600吨,美国和中国分别拥有45%和41%,但近十年来,中国累计供应了全球68.5%的锗。根据Fastmarkets的数据,全球锗的年需求量约为180至200吨。
锗供应短缺还可能带来连锁反应。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去年年底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对事关国防技术的锗、镓等金属实行出口管控,只会使中国在国防能力建设上进一步超越美国。美国地质调查局也估计,中国全面禁止锗和镓出口可能导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损失34亿美元。
种种局面促使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今年8月宣布,与韩国锌业达成锗供应协议。杰罗姆分析称,过去防务企业通常将锗采购交由分包商,如今不得不亲自下场,这是市场已变得极度恐慌的信号。
然而,Fastmarkets分析师卡罗琳·梅斯卡尔表示,由于军用光学对性能与精度要求极高,寻找替代材料难度极大。她强调,哪怕是极小的精度下降,都可能需要重新设计,在某些应用场景下可能都不可接受。尽管如此,一些公司也不得不开始尝试寻找替代方案。美国光学解决方案提供商LightPath Technologies在美国政府的资助下,已在研发替代材料。但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萨姆·鲁宾直言,除非迫不得已,任何头脑正常的人都不会重新设计现有系统。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澎湃新闻,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