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科幻作家刘慈欣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大时代推动是〈三体〉成功的最深层原因》。他在文中提到,《三体》在海外的成功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正是这个伟大的进程让中国成为一个充满未来感的国家,也让中国的科幻小说受到世界关注。
刘慈欣认为,随着国力增强,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但这种影响不会是传统文化的重复再现,而是面向未来的新文化。
他提到,三体问题是一个物理学中的著名问题,设想一个只有三个有质量的质点在相互引力作用下运动的极简宇宙。这个问题给刘慈欣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启发了他构思《三体》。最初只是一个短故事,经过多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全面描述人类与外星文明战争的长篇小说三部曲。
在创作过程中,刘慈欣努力使科幻想象具有现实主义的真实质感,但最终还是成为了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科幻小说。《三体》于十年前开始在海外出版,英文版率先面世。出版过程中的各种决策和选择都证明是正确且具有远见的,这成为中国文学海外出版的一个成功案例。
尽管如此,作为作者,刘慈欣对于《三体》在海外的成功感到有些不真实。他认为,这部小说之所以能在海外取得成功,不仅因为它让外部世界从科幻角度了解中国,更因为科幻文学本身的世界性特点。科幻小说中的人类被视为一个整体,共同面对危机和挑战,描绘的美好未来也是全人类共同憧憬的。
《三体》所描述的人类与外星文明接触的题材,是一个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这种全景式描绘在未来发生的外星文明降临的科幻小说,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兴趣。
此外,科幻文学往往来自高速发展的先进国家。《三体》的成功也得益于中国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未来感。同时,近年来世界科幻文学发生了深刻变化,科幻小说的视野逐渐转向现实问题。然而,美国畅销的科幻小说仍然多为黄金时代模式的作品,如安迪·威尔的《火星救援》等。《三体》在这种背景下创作,既怀旧又带来新的想象世界,因此在海外读者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体》的海外传播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启示。期待中国科幻文学能有更多的优秀作品在海外传播,展示中国对星空和未来的想象。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极目新闻,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