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娃哈哈客服回应网友用瓶盖当公章

“娃哈哈瓶盖意外掀起‘盖章狂欢’,暴露高校实习证明的形式主义困境——当学生被迫用瓶盖伪造公章,我们更该反思如何用真才实学取代虚假印章。”...

“娃哈哈瓶盖意外掀起‘盖章狂欢’,暴露高校实习证明的形式主义困境——当学生被迫用瓶盖伪造公章,我们更该反思如何用真才实学取代虚假印章。”

9月9日,据@深圳新闻网援引@密度财经的报道,有网友发现,娃哈哈部分饮料产品的瓶盖内部结构特殊,其放射状凸起纹路,与中心圆形凹陷在蘸取印泥后,能在纸上压印出极似公章的图案。这一发现很快催生了网络热潮,众多网友尤其是学生群体开始模仿,甚至有人将这种瓶盖印记用于实习证明的“盖章”操作,相关话题也随之登上微博热搜榜首。

娃哈哈客服回应网友用瓶盖当公章@深圳新闻网报道截图

针对这一现象,娃哈哈客服方面很快给出了回应,表示:这种用瓶盖盖章的方式对于实习证明而言完全无效,公司已经注意到相关情况,并将向上级领导汇报反馈。

哇哈哈客服还强调:若确实存在问题,公司肯定会进行核查。

娃哈哈客服回应网友用瓶盖当公章@深圳新闻网报道截图

尽管娃哈哈的瓶盖设计本意并非用于模仿公章,但其瓶盖直径与常见公章、业务专用章尺寸接近,圆形边框和中心品牌图案的组合,确实符合大众对公章的直观认知,这才在无意中引发了这场网络狂欢。

不过,这看似滑稽的网络行为背后,却折射出当下高校学生面临的现实困境。许多高校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加盖企业公章的实习证明,甚至将其与毕业证挂钩。而大企业实习岗位竞争激烈,普通学生很难获得这样的机会。在毕业压力的驱动下,一些学生不得不寻找各种“替代方案”,娃哈哈瓶盖只是其中之一。

娃哈哈客服回应网友用瓶盖当公章图片来源于@深圳新闻网

在此之前,已经出现过万金油盒子、化妆品瓶盖等日用品,被开发成“公章替代品”的情况,云南甚至有十名学生借用同一家小卖部盖章,而被老师质疑的案例。这些无奈之举,反映了高校就业评价体系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徐双敏教授分析认为,从企业角度看来,娃哈哈作为老牌知名品牌,通过瓶盖设计引发消费者广泛关注,既能带动商品销售,也为产品赋予了“可玩”、“可收藏”的附加价值。但她也强调,公章有着严格的制作和使用规范,学校在核验实习证明时会对公章真实性进行鉴别,绝非简单印记可以蒙混过关。实习证明需要加盖实习单位公章,是为了确保实习经历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这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教育质量的保障。

事实上,公章作为企事业单位的重要标识,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文件上盖有公司印章,通常被推定为公司意志的体现,具有特定的法律效力。任何企业和个人在使用公章时都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滥用或模仿。这也正是娃哈哈客服迅速回应的原因所在,尽管瓶盖盖章是网友的自发行为,但企业仍需避免自己的产品被误用或滥用。

娃哈哈客服回应网友用瓶盖当公章娃哈哈印的公章(图片仅供参考)

而这场“瓶盖盖章”风波,从表面上看是网友的创意恶搞,实则暴露了高校实习制度与实际情况脱节的问题。学校一味强调盖章证明,却忽视了实习过程中的监督与指导,使得实习变成了“盖章大赛”。对学生而言,这种被迫造假不仅无法提升自身能力,还违背了诚信原则;从长远看,虚假的实习经历进入就业市场,也会扰乱人才评价秩序,让真正有实习经验的学生失去公平竞争的机会。

我觉得,如果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高校需要重新审视实习要求,不能将“盖章”作为唯一评判标准,而应注重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实际收获。学校可以主动与企业合作,拓宽实习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的实习机会;同时加强对实习过程的跟踪管理,用实际行动取代简单粗暴的“盖章考核”。毕竟,比起用瓶盖伪造的“公章”,学生在实习中积累的真才实学,才是他们未来就业路上最坚实的“印章”。您说是吧?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江宝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12298.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