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记者观察到LABUBU的挂售数量明显增加,但成交量却不升反降。卖家们纷纷降价促销,有的甚至标明“亏本转卖”“求回血”等字样。“现在不是收不收货的问题,是根本没人接盘。囤LABUBU的黄牛陷入困境,市场供需逆转导致价格暴跌,黄牛群体因无人接盘而面临严重亏损。
市场供需逆转:官方补货与产量激增打破稀缺性
2025年6月,泡泡玛特通过官方渠道大规模补货LABUBU系列,全渠道投放量达500万件,预售期延长至9月。这一举措直接冲击了二手市场的稀缺性逻辑——此前黄牛通过垄断货源、控制流通量维持高价,但官方不限量供应使市场瞬间饱和。例如,LABUBU 3.0系列整盒流通量从生产量的17%飙升至更高水平,隐藏款“本我”价格在24小时内从4732元跌至1819元,跌幅超60%。
价格体系崩塌:从“理财产品”到“烫手山芋”
二级市场暴跌:潮玩交易平台数据显示,LABUBU隐藏款“爱心”从近千元跌至595元,跌幅超40%;常规款整盒回收价从2800元腰斩至800元。闲鱼平台近7日平均成交价为105元,较上周下跌5元,67%的用户预期价格将继续下跌。
黄牛群体溃败:专业黄牛余女士透露,其手中压货的三整端LABUBU预计亏损数千元;另一黄牛王女士直言“市场上突然出现大量LABUBU,但买家都在观望,根本没人接盘”。部分黄牛单日亏损超5万元,甚至有从业者从茅台倒卖转行LABUBU后,投入20万元囤货,如今不得不以成本价6折甩卖。
消费者行为转变:理性回归与社群重构
拒绝投机,回归本质:广州玩家阿杰指出,“迷你LABUBU是大众化产品,供给量大、价格亲民,适合收藏,不适合炒作”。95后玩家小麦表示,“现在买娃只看两点:一是真心喜欢,二是负担得起”,并拒绝为溢价买单。
社群互动创新:价格下跌促使玩家社区转向“互换活动”,小红书上大量用户通过评论区交换闲置LABUBU,形成去中心化的交易网络。有玩家表示,“迷你版LABUBU一端14个字母,不可能每个都喜欢,到货后跌价是必然,没必要急这一两天”。
行业调整与未来趋势
品牌策略转型:泡泡玛特启动“全球设计师扶持计划”,计划三年内孵化100个新IP,降低对LABUBU的依赖;同时在欧美市场推出“艺术联名系列”,试图从快消玩具向高端艺术品转型。
市场教育成效:二手平台数据显示,6月下旬平价正版LABUBU交易量回升35%,而高价限量款持续滞销。这表明消费者正从“投机炒作”转向“理性收藏”,潮玩市场逐步回归价值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