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石破茂辞职主因:自民党内实力有限 避免分裂掩盖现实

据新华社援引日本广播协会消息,当地时间9月7日18时,日本首相石破茂在首相官邸举办记者会,正式宣布辞去首相职务,理由是“希望避免执政的自民党内出现分裂”。一年前,在激烈的角逐后,石破茂因承诺政治革新而...

据新华社援引日本广播协会消息,当地时间9月7日18时,日本首相石破茂在首相官邸举办记者会,正式宣布辞去首相职务,理由是“希望避免执政的自民党内出现分裂”。

石破茂辞职主因:自民党内实力有限 避免分裂掩盖现实

一年前,在激烈的角逐后,石破茂因承诺政治革新而被推上舞台,实现了自己长达四十年的执政梦想。他的任期始于对自民党“黑金政治”的清算期待,也终于对自身执政失败的清算。

2024年9月27日,在赢得自民党总裁选举前,石破茂出版了自传《保守政治家:我的政策、我的天命》。在书中,他讲述了自己长期以来在日本政坛的边缘形象,写道:“如果像我这样的人当上首相,那将是自民党和国家陷入僵局之时,除非获得天命,否则是不可能的。”这或许奠定了石破茂的政坛道路基调。从一开始,他就是一位孤立无援的首相,是党内各方势力为阻止高市早苗上台而达成的消极共识。

在7日的记者会上,石破茂最终选择以“避免党内决定性分裂”为由辞职,更像是一种体面的托词,用以掩盖其被党内力量抛弃的现实。真正的导火索源于7月参议院选举的惨败以及随之而来的党内“逼宫”。日本《每日新闻》社论指出,在7月的参议院选举中遭遇决定性失败后,石破茂政权实际上已经失去了选民的信任。此次选举与之前的众议院选举、东京都议会选举一道,构成了“三连败”,使执政联盟在参众两院均处于少数地位。

然而,在选举失利后,石破茂并未立即承诺下台。他试图以处理日美关税谈判等议程为由延续任期,巧妙地将关税威胁称为“国家危机”,这种姿态被外界普遍视为眷恋权位。拖延加剧了政治混乱,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日本政坛陷入了围绕首相进退的内部斗争,导致物价高涨对策、预算审议等关键议程停滞不前,形成了事实上的政治真空。

不可否认,石破茂在自民党内部人气低迷,缺乏稳固的支持基础。旧派阀领袖如麻生太郎和茂木敏充与他保持距离,党内又缺乏核心心腹团队,导致石破茂在官邸的领导力薄弱。日本经济新闻社编辑芹川洋一认为,许多党内实力派人物从一开始就将其视为应对选举失利的弃子,计划在参议院选举后将其抛弃。

石破茂的离去留下了诸多未竟事业。他在记者会上一度哽咽,坦言未能彻底推动政治改革以恢复国民信赖,是其“最大的遗憾”,而他倾注心血的地方振兴政策,也承认“道阻且长”。

石破茂的执政中,最具迷惑性的特征在于,民意调查与党内现实存在反差。7月下旬,参议院选举失利之后,党内“石破下台”的声音不断,但是,多家日媒的舆论调查却显示,当被问及谁最适合担任下一任首相时,石破茂依然以20%的支持率位居榜首。

这一看似悖论的现象实际揭示了日本政治权力的双重逻辑。一方面,在自民党内部,议员们对首相的评判标准远比民意调查残酷。对于政客而言,首相的核心价值在于赢得选举和巩固党内秩序。石破茂在关键的参议院选举中失败,就失去了作为领导人的根本价值。对于那些面临席位危机的议员而言,石破茂已从资产变为负债。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少数执政党的地位使石破茂无法施展拳脚。去年10月的众议院选举使自民党失去了多数席位,石破茂政府在国会运营上举步维艰。为了通过2025年度预算案等关键法案,他甚至不得不依赖国民民主党等在野力量的支持,这迫使他在政策上不断妥协,其鲜明的“石破色彩”也因此无从体现。

另一方面,公众对石破茂的20%支持率也并非强势认可,而只是因为选民对整个政治精英阶层都极为失望。在一个缺乏有魅力替代者的政坛中,石破茂凭借其长期塑造的“非主流”和“敢于直言”的形象,被视为“最不坏的选择”。公众对他的有限支持,实质上是对自民党传统派阀政治的消极抵抗,石破茂的核心资本在于“黑金政治”丑闻中相对干净的形象。

由此,石破茂的清廉人设崩塌,大大腐蚀其政治根基。今年5月,以曝光政坛丑闻著称的《文春周刊》披露,石破茂在过去十余年里先后接受东京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非法政治捐款,金额共计3000多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50万元)。该调查指出,该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下根弘是石破茂鸟取县的老乡,他在石破茂1986年首次当选议员后担任石破茂后援团体“石破茂政经恳谈会”的代表。石破茂则是老乡下根宏的聚会常客,还曾出席其铜像揭幕式并致贺辞。

东窗事发于2014年的一桩经济纠纷。下根宏的长子下根正宏向法院递交陈述书,认为公司资金入不敷出是因为父亲赞助国会议员和演艺界大腕。作为证据的供款名单上,第一行赫然就是石破茂,提供资金为600万日元。尽管石破茂宣称该报道失实,其事务所的政治资金报告书对该款项也无记载,但是按照政治资金规正法,超过20万日元的政治捐款必须记录在案,否则就是法律严禁的“黑钱”。

石破茂的迅速垮台,也呈现了自民党“派阀解散”的虚伪。今年6月,因“黑金”丑闻而备受舆论压力的自民党五大派阀,“安倍派”“森山派”“岸田派”“茂木派”“二阶派”全部解散,曾被视为日本政治的重大变革。然而,分析指出,这更像是一场为切割止损而精心编排的“政治秀”。

派阀解散的本质,是法人团体的注销,而非权力网络的瓦解。构成派阀核心的“金钱与职位”分配逻辑依然存在。只要自民党总裁选举仍然是权力分配的核心机制,政治家们抱团取暖、合纵连横的动机就不会消失。旧派阀成员以政策集团或非正式会晤的形式延续活动,新一代政治人物也在酝酿新的团体。

当地时间9月8日,日本前外务大臣茂木敏充宣布将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他也是首名宣布将参加本次总裁选举的自民党人士。继承者之战已打响。

石破茂本人是这场混乱的受益者,也是受害者。他因无派阀背景而在混乱中被推上台,但也因为缺乏派阀的组织支持和纪律约束,在面临危机时无人出手相救,政权迅速瓦解。接下来的“后石破茂”时代,自民党并未通过这场风波完成脱胎换骨的改革,反而可能在旧思维下重蹈覆辙。无论谁接任首相,都将面对同样的少数执政困局,以及一个在民粹主义和政治不信任中日益碎片化的社会。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封面新闻,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12198.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