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东风26D从北极飞南极不到3个半小时

东风-26D高超声速导弹仅需3.5小时即可从北极飞抵南极,凭借乘波体弹头和全天候作战能力突破现有防空体系,重塑亚太战略平衡,成为大国军事竞赛的新标杆。...

东风-26D高超声速导弹仅需3.5小时即可从北极飞抵南极,凭借乘波体弹头和全天候作战能力突破现有防空体系,重塑亚太战略平衡,成为大国军事竞赛的新标杆。

东风-26D从北极飞南极不到3个半小时的情况、原因、影响及启示

‌一、事件背景与情况说明‌

2025年9月3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东风-26D弹道导弹首次公开亮相。这款导弹因具备高超声速飞行能力(速度超过5倍声速,即每小时6125公里以上),理论上可在不到3个半小时内从北极飞抵南极,引发全球关注。其飞行速度远超传统弹道导弹,标志着中国在高超声速武器领域的技术突破。

‌二、技术原因与突破点‌

  1. 高超声速技术
    东风-26D采用乘波体弹头(水漂式弹头),可在大气层边缘滑翔,通过“打水漂”式轨迹实现机动变轨。这种设计使其飞行轨迹难以预测,突防能力大幅提升,同时能延长射程。

  2. 动力系统升级
    导弹体积虽小,但射程远(超5000公里),得益于新型火箭助推段和高效能燃料技术,实现速度与射程的平衡。

  3. 全天候作战能力
    集成先进传感器和制导系统,不受天气、昼夜影响,确保命中精度。

  4. 核常兼备设计
    同一弹体可携带核弹头或常规弹头,快速转换用途,适应不同作战需求。

东风26D从北极飞南极不到3个半小时

‌三、战略影响与军事意义‌

  1. 区域拒止能力强化
    东风-26D可覆盖第二岛链,对关岛、夏威夷等美军基地构成直接威胁。其反舰能力可打击航母作战编队,迫使美军重新评估西太平洋军事部署。

  2. 突破现有防空体系
    高超声速滑翔技术使导弹难以被拦截,现有反导系统(如“萨德”“爱国者”)面临失效风险,迫使对手投入更多资源升级防御。

  3. 体系化作战支撑
    东风-26D与东风-17、鹰击-21等武器协同,构建“发现-定位-打击-评估”闭环作战体系,提升中国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全域控制能力。

  4. 战略威慑升级
    作为“关岛杀手”的升级版,东风-26D的部署使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威慑力显著增强,可能改变地区军事平衡。

‌四、对国际格局的启示‌

  1. 技术竞争加速
    高超声速武器成为大国博弈新焦点,中国在此领域的领先将推动全球军事技术竞赛,倒逼其他国家加大研发投入。

  2. 防御体系重构需求
    传统防空反导系统需升级以应对高超声速威胁,定向能武器(如激光、微波武器)可能成为未来防御方向。

  3. 战略稳定性挑战
    高超声速武器的扩散可能降低核战争门槛,需通过国际规则约束避免军备竞赛失控。

  4. 中国国防现代化样本
    东风-26D的亮相彰显中国坚持积极防御战略,通过自主创新实现国防能力跃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自主路径参考。

‌五、未来展望‌

东风-26D的服役标志着中国导弹技术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转变。其高超声速、机动变轨和体系化作战能力,不仅重塑了亚太安全格局,也为全球军事理论发展提供了新范本。未来,随着更多高超声速武器的部署,国际战略稳定将面临更深层次挑战,而中国的技术突破或将成为推动多边安全对话的新契机。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赚才是硬道理,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11380.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