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佛磬老物件刻有嘉靖四十二年 驴友发现移交文保部门!近日,两名网友发帖称在山西大同殿山兴国寺遗址附近发现了四个疑似佛磬的老物件。驴友先用树枝遮挡,简易保护这几个物件,下山后将此事报告给了市、县两级文物部门。之后,驴友又带文保人员上山,把这几个物件移交给了文物部门。
图片显示,这四个老物件呈半圆形,有花纹,并刻着“嘉靖四十二年”等文字,三个圆孔呈品字形排列。有网友为驴友的文保意识和行为点赞。
从大同市文物局了解到,驴友发现的这四个疑似佛磬的老物件已移交给浑源县文旅局文物保护部门。浑源县文旅局工作人员表示,接到驴友的报告后,该局文保中心已安排专人进行了实地考察,暂时不便对外透露更多信息,以防止有人去殿山兴国寺遗址非法寻宝。
市、县文保部门工作人员均表示,这四个疑似佛磬老物件的具体年代、材质及文化价值还需进一步鉴定研究,再做相应保护。
公开资料显示,磬是佛教中的一种乐器,也是佛教礼器之一。自宋代以后,在汉藏佛教寺院中磬已普遍使用。磬的种类很多,按材质分为铜磬、铁磬、玉磬等,根据用途不同,其外形也有差异,如大磬、圆磬、扁磬等。磬通常被设置于佛案右侧,在佛教召开法会或念诵时,由维那师以木槌击之,发出悦耳之声,沟通神俗二界,使闻者内心产生喜悦。
据大同市政府官网信息,殿山兴国寺属于明代建筑,遗址位于浑源县殿山顶上。2019年10月,《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下发,平城兴国寺(明)入选。为了不引起歧义,文物部门将大同城南的兴国寺命名为平城兴国寺。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鲁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