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兰博基尼Temerario初体验38.5万美元,解锁极致刺激!

在这个行业里,我常常被问到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你最喜欢的车是哪款?”嗯,你得说得更具体些……而且我大部分时间都开着老款三菱卡车,这种痴迷可能让大多数提问者难以完全理解。不过,要是说现代超级跑车,那...

在这个行业里,我常常被问到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你最喜欢的车是哪款?”嗯,你得说得更具体些……而且我大部分时间都开着老款三菱卡车,这种痴迷可能让大多数提问者难以完全理解。不过,要是说现代超级跑车,那答案肯定是那款滑稽、过度夸张、绝对荒谬的兰博基尼Huracán Sterrato。当然,迈凯伦750S在赛道上能跑得更快,法拉利296 GTB外观更炫,科尔维特ZR1价格只要一半,动力却强得多。但中置引擎底盘搭配自然吸气V10发动机和升高悬挂,这种组合无可比拟。

至少我是这么想的。然而,今年Huracán的继任者Temerario登场了,其性能数据简直令人咋舌。三个电动机加上一台V8发动机,配上两个70毫米涡轮增压器,总功率高达907马力,转速竟还能飙到10,000转/分钟。深入规格表一看,Temerario(起售价382,654美元,不过再加点钱选装碳纤维轮毂要26,200美元)相比Huracán还重了约20%,这多出来的重量,一部分来自混合动力系统,一部分则是因为设计更大,舒适性也大大提升。

这一切让我对葡萄牙埃斯托利尔赛道之旅更加期待,我简直想知道,在我那份同样荒谬的榜单上,是否有车能取代Sterrato的尊贵地位。

兰博基尼Temerario初体验38.5万美元,解锁极致刺激!

关于Temerario那台开创性的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已经有不少报道深入剖析了。而这次发布活动,更侧重于让我们体验这款技术先进跑车的性能。兰博基尼首席技术官Rouven Mohr(也是个三菱迷)也来了,这让我有机会了解更多关于这款动力系统的关键细节。

其中一个细节是,后电机安装在曲轴上,而不是像60万美元的Revuelto那样集成在双离合变速器内。首先,这给达到10,000转/分钟的目标增加了难度。但那些巨大的涡轮增压器需要时间来建立压力,Temerario需要一点帮助来填补扭矩输出的空缺。

实际上,在弹射起步模式下,Temerario的转速能飙到10,250转/分钟。这个V8发动机,尤其是涡轮增压发动机,能有这么高的红线转速,简直不可思议。Revuelto的V12发动机,即使旋转部件几何平衡完美,也达不到这个转速。而且,尽管与Decuati的desmodromic气门驱动系统相似,Temerario的发动机却无需维护,也就是说,无需定期检查气门间隙。(另一个有趣细节兰博基尼实际上为Temerario的气缸盖使用了与杜卡迪在意大利同一家铸造厂生产的相同合金,杜卡迪就是在这里为赛车队打造MotoGP发动机的。)

兰博基尼Temerario初体验38.5万美元,解锁极致刺激!

在埃斯托利尔赛道上,我很快就把这些抛诸脑后,全神贯注于每一次油门踏板踩下时产生的时空扭曲感。Temerario在任何转速下都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扭矩,然后继续轻松地加速,以至于我有时都忘了换挡,只顾着享受那稳定而持续的动力。也许再来点涡轮增压特有的扭矩激增,能帮我更好地感知,尽管由于涡轮增压器、催化转化器和欧盟法规要求的颗粒过滤器,排气系统受限,声音比预期要安静得多,但我的大脑还是有些应接不暇。

通过调整电动和内燃机组件,使其协同工作,模拟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平稳动力输出,这让人觉得Temerario相比Huracán并没有增加重量。转向系统也试图掩盖车身的重量,转向时的阻力极小,一开始甚至让人感到有些不安。想想最近奥迪的电子助力转向系统,不过几圈下来,我开始觉得这决定至少有点道理。

兰博基尼Temerario初体验38.5万美元,解锁极致刺激!

Temerario的转向精准无误,虽然有些转向反馈缺失,但快速修正和反打方向从不让人感到疲惫。相反,我轻松地绕过弯道,捕捉那些小侧滑,就像经典的拉力赛车风格。即使是在新赛道上的第一次试驾,我也创下了个人最高时速纪录,仪表盘上显示超过了300公里/小时。对于美国的朋友们来说,这相当于186英里/小时,比我在COTA赛道上开ZR1时快了约5英里/小时。

但必须指出,Temerario并不轻。它与Revuelto共享了所有混合动力部件,再加上铝制空间框架、涡轮增压器和管路,干重达到了3,725磅。如果装满液体,再加上一位记者在赛道上奋力驾驶,重量很可能超过4,000磅。幸运的是,兰博基尼在发布时提供了轻量化Alleggerita套件(49,113美元),尽可能地换上了碳纤维部件,同时增加了下压力和空气动力学效率。钛合金消声器减轻了一些重量,新的普利司通Potenza Race轮胎取代了“基础版”上的Potenza Sports轮胎。

兰博基尼Temerario初体验38.5万美元,解锁极致刺激!

从第二次试驾开始,我就开着Alleggerita套件的版本。开完第一圈后,我就再也不想换回去了。最明显的改进?不是空气动力学或减重,而是轮胎。转向的沟通感大大提升,依然轻盈,但更加细腻。接下来是优点列表上的第二项,钛合金消声器让V8发动机的声浪在音量上提升了几档——不过,售后排气公司的CEO们最好赶紧加快开发进度,因为每位车主都会想立刻拆掉颗粒过滤器。

尽管有所改进,但我还是开始跟不上我的领航教练了。他似乎每次出弯和直道上都能拉开距离。当然,四圈结束后,他通过无线电告诉我切换到充电模式,让电动机把电子泵回电池——然后我才发现,我一直都在充电模式下,这个模式为了回收高达100千瓦的能量,限制了峰值功率。算了,这种技术需要一点学习过程,或者像我这样的业余车手需要更加专注,才能避免把价值半百万美元的超级跑车撞到墙上。

兰博基尼Temerario初体验38.5万美元,解锁极致刺激!

下一次试驾——这次是性能模式——我轻松跟上了教练的节奏,现在开始专注于Temerario令人印象深刻的刹车性能。在Alleggerita套件上,我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拖拽刹车效果,它能在入弯时启动旋转,而Potenza Sports轮胎只会开始打滑。拉力风格让人笑容满面,但我想继续探索Temerario的极限,结果发现它的潜力越挖越深。

完全融入埃斯托利尔赛道的节奏后,我最终创下了个人新纪录,仪表盘上显示时速达到了308公里——考虑到教练很早就开始刹车,我怀疑自己还能跑得更快,即使报告的最高时速340公里/小时看似遥不可及。但找到这么快的速度也似乎引发了一个短暂的变速箱故障,当我猛推过5号弯的柔和弯道,试图从三挡换到四挡时,却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

我低头一看,仪表盘上显示了一个大大的“8”,又拉了一下右边的换挡拨片,这次显示的是“N”(空挡)。在疯狂尝试与领航教练沟通后,我开始尝试降挡,但无济于事,直到突然之间,一切都恢复正常,剩下的试驾过程中,车子行驶得完全可预测。

兰博基尼Temerario初体验38.5万美元,解锁极致刺激!

说到侧滑,我的领航教练随后坐到了副驾驶座上,指导我使用兰博基尼新推出的漂移模式。通过方向盘上的专用按钮和旋钮,兰博基尼的可调牵引力控制系统优先向后轮输送动力,同时利用前两个电动机通过扭矩矢量控制更好地保持侧滑。我从二级开始演示,第一次尝试就成功漂移了一下。

第二次,我失去了节奏,由于转向过度,车子完全失控。三级模式让我更容易驯服车尾,反直觉的是,在系统开始过度修正之前,我需要稍微多给点油门,角度也更大一些。我终于成功漂移了几次,正好赶上尝试弹射起步控制。

兰博基尼Temerario初体验38.5万美元,解锁极致刺激!

再次强调,这个系统的直观设置几乎不需要你刻意去想。只需按下按钮,同时踩下刹车和油门踏板,看着涡轮增压器开始运转——虽然还没达到36 PSI的最大值——然后松开刹车。记得把头靠在头枕上,因为Temerario真的能带来那种我只在最硬核的电动车上体验过的鞭打感。完美的牵引力控制,轮胎短暂的尖叫声,惊人的加速,即时的扭矩和瞬间的换挡,一路狂飙到三位数的速度。

Mohr还解释说,Temerario的电动机无论是前轮还是后轮,都不会断开连接,这使得它的顶级性能更加令人印象深刻。这种涡轮增压性能,其转速范围比除了杜卡迪MotoGP赛车之外的任何车型都要宽,可能让Temerario比Revuelto还要强大。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即使我现在需要重新思考Sterrato的难题,毕竟在沥青路面上也能像孩子一样尽情撒欢,即使不是在泥土上。

兰博基尼Temerario初体验38.5万美元,解锁极致刺激!

幸运的是,这些思想实验只会引领我进入幻想的国度,而不会取代我那辆怪异小屋车库里三菱卡车的停车位。不过,拥有一辆Temerario的前景确实得益于Revuelto引入的其他改进,尤其是内饰人体工程学的提升和Citta模式,适合清晨安静启动。

此外,Temerario还能调软可调减震器,适合巡航——虽然可能不如Sterrato那么软,但我强烈怀疑——兰博基尼现在甚至会提供通风座椅,而右侧的充电口而不是像Revuelto那样在车头,为杂货或行李留下了充足的空间。看,兰博基尼真的在倾听!

更严肃地说,在埃斯托利尔赛道上,Mohr再次重复了那个令人沮丧的说法,即他们还没有开始研发Temerario的Sterrato版本。尽管我永远保持乐观,但我还是相信了他。部分决定源于将那份意外留在过去,为未来全新的意外打开可能。无论如何,随着Temerario的登场,兰博基尼的混合动力时代已经全面开启。更多变体肯定会到来,而且鉴于整个行业对全面电气化的普遍退缩,Temerario的寿命很有可能进一步延长到可预见的未来。而我,举双手赞成。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转载自MSN,【提供者:十轮网科技资讯 | 作者:佚名】,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8413.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