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中媒报道,阿里巴巴公布截至2025年9月底止(2026财年第二财季)营收2,478亿元(人民币,下同)、年增4.8%,略高于市场预期;调整后净利润年减72%至103.5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盈利能力显著承压。
(Source:阿里巴巴)
云智能集团成为本季业绩亮点,收入年增34%至398.2亿元,优于市场预估的379.9亿元,其中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增长29%,主要受公共云业务扩张及AI相关产品需求提升驱动。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徐宏于财报中表示,过去四个季度,阿里在AI+云基础设施的资本支出约1,200亿元。即时零售业务收入229.06亿元、年增60%,主要受益于今年4月底推出的“淘宝闪购”所带来的订单量增长。
阿里巴巴加速推出AI产品,旗下“千问”App公测一周,下载量即突破1,000万,该增长速度已超越ChatGPT、Sora、DeepSeek,成为截至目前增长最快的AI应用。有业内人士将此次阿里的举动,视为在AI入口之战中的一次关键布局。光大证券国际的策略师Kenny Ng表示,阿里巴巴能否利用千问App来驱动其面向消费者的业务,将是影响公司未来估值的重要因素。
即时零售业务强劲增长,利润承压。财报中最为显著的信号是利润指标的急剧下滑,截至9月30日的季度,阿里巴巴经营利润年减85%至53.7亿元,经调整EBITA年减78%至90.7亿元。自由现金流从去年同期的净流入137.4亿元转为净流出218.4亿元。公司将此归因于对即时零售、用户体验及科技的投入。数据显示,该季度销售和市场费用相较去年同期翻倍,占收入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13.7%飙升至26.8%,主要用于对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的用户体验投入。同时,产品开发费用年增21%。
为推动“用户为先”战略,阿里巴巴已完成架构调整,将淘天集团、饿了么与飞猪集成为“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该集团本季收入年增16%至1,326亿元,但经调整EBITA因巨额资本支出而年减76%至105亿元。在该新架构下,即时零售业务表现突出,收入年增60%至229亿元。核心的客户管理收入(主要来自淘宝和天猫的广告和佣金)年增10%,显示出电商主业的基本盘依然稳固。
国际业务转亏为盈,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在本季实现了经调整EBITA盈利1.62亿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29.1亿元。公司表示,这主要受益于速卖通(AliExpress)运营效率的显著提升。
(首图来源:阿里巴巴)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转载自MSN,【提供者:十轮网科技资讯 | 作者:佚名】,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