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狗狗是不是总坐不住?教它捡球半天学不会,换个喂食规则就一脸懵。
我以前一直觉得这是狗狗“调皮”“没耐心”,直到看到匈牙利罗兰大学的两项研究,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这些看似不听话的行为,可能是犬类多动症样特征在作祟,而解决办法居然是睡够觉、好好训练。
认知难题藏玄机
罗兰大学的研究团队可太会玩了,他们给狗狗设计了两个超有意思的实验。
首先用标准化问卷给参与实验的狗狗打分,筛选出有不同多动症特征的个体。
我没想到狗狗也有专门的“多动症评估”,这严谨程度确实超出预期。
第一个实验有点像“狗狗版规则挑战”,研究人员在两个杯子里藏零食,让狗狗学会找食物的规律后,突然把零食位置换掉。
结果显示,多动症特征明显的狗狗,适应新规则的速度慢了不少。
本来想这可能是狗狗反应迟钝,后来发现这和人类ADHD患者的“认知僵化”表现如出一辙。
很显然,这不是笨,而是认知灵活性出了问题。
第二个实验更有意思,是动物版“棉花糖实验”。
狗狗面前摆着干饼干和香肠,选干饼干能马上吃,等几秒才能拿到更美味的香肠。
毫无疑问,多动症评分低的狗狗更能扛住诱惑,而那些坐不住的狗狗,大多直接叼走了干饼干。
更意外的是,研究人员发现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对自控力的影响比冲动性还大。
这一点,养过活泼狗狗的人怕是最有体会。
小睡竟有大能量
聊完实验,咱们再说说最让人惊喜的发现,睡眠的作用。
研究团队让狗狗完成初始测试后小睡一小时,还用脑电图监测它们的睡眠情况。
本来以为只是简单休息,没想到结果颠覆认知。
那些睡眠时间达到25分钟以上的多动症狗狗,重新测试时表现提升超明显,几乎和正常狗狗没差别。
如此看来,睡眠对狗狗认知的修复力真不是吹的。
研究人员解释,睡眠时大脑会整理记忆、重组神经连接,这个过程对学习新技能至关重要。
这让我想到人类熬夜后会注意力不集中,原来狗狗也一样。
很多宠主可能忽略了狗狗的睡眠质量,总觉得它们想睡就睡。
但从研究结果来看,给狗狗创造安静的睡眠环境、保证充足休息,可不是件小事,反而能帮它们提升认知能力。
后天努力补先天
如果说睡眠是“天然修复剂”,那训练就是“主动提升术”。
研究里有个关键发现,经过良好训练的狗狗,多动症特征和自控力之间的关联居然消失了。
这意味着,先天的认知缺陷,完全能通过后天训练弥补。
以听人说“狗狗性格天生的,改不了”,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并不全面。
训练之所以有效,一方面是能建立稳定的行为模式,减少狗狗面对新情况时的混乱;另一方面,正向强化能增强大脑对冲动行为的控制。
更何况,训练还能给狗狗明确的行为反馈,让它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不过这里要提醒一句,训练可不是打骂惩罚。
对多动症特征的狗狗,系统化的正向训练才管用。
比如针对注意力不集中的狗狗,多做专注力练习;针对多动的狗狗,重点训练冲动控制。
如此看来,养狗狗和教育孩子有点像,耐心和科学方法才是关键。
这些研究真的让我对狗狗有了新认知,它们的认知世界居然和人类有这么多相似之处,多动症特征对认知的影响,以及睡眠、训练的改善作用,跨物种都能找到共鸣。
这不仅能帮我们更好地照顾宠物,还能为人类ADHD的非药物干预提供启发。
养狗狗从来不是“喂饱就行”,而是要读懂它们的行为背后的原因。
如果你家狗狗也有坐不住、学不会的情况,不妨试试保证它的睡眠、多做正向训练。
毕竟,用科学的方式对待宠物,才能让它们更健康、更懂事,咱们养起来也更省心。
未来随着这类研究越来越多,相信我们能更精准地理解狗狗的需求,让人与宠物的相处更和谐。
编辑:陈方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转载自MSN,【提供者:萌宠show | 作者:华声在线】,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